首页
活动
当前活动
历史活动
活动服务能力
创办活动
艺术之最
艺术之最
艺术圈
艺术家
艺术家展示
查看更多艺术家
特邀艺术家
新闻动态
新闻动态
活动资讯
艺宝
业务介绍
关于我们
联系我们
平台简介
发展历程
艺术之最

您当前位置:首页|艺术之最|艺术之最 | 详情
庙堂隶书的代表作—《礼器碑》 2025-02-27

礼器碑全称《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》,刻于东汉永寿二年(公元156年),现存于山东曲阜孔庙‌‌。

该碑是为纪念鲁相韩敕在孔庙中制造礼器而立,碑文记述了韩敕尊孔崇儒的功绩,包括修饰孔庙、增置礼器、制作马车等,以及吏民共同捐资立石以颂其德事。碑的四面皆刻有文字,碑阳16行,满行36字;碑阴3列,列17行;左侧3列,列4行;右侧4列,列4行。碑侧及碑阴还刊刻了捐资立石的官吏姓名及钱数‌‌‌。

《礼器碑》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,以其笔法严谨、结构端庄、字里行间充满力量感而著称。其艺术风格清秀刚强,结体端庄典雅,线条清丽刚健,骨力十足,法度严谨,气势肃穆,被金石家和书法家奉为隶书楷模‌‌。

  艺术鉴赏

礼器碑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精致工整的笔法、隶书典范的风格、方圆并蓄的字形、疏密有致的章法以及强烈的韵律感‌

首先,礼器碑的笔法精致工整,线条质感独特,粗细对比明显,每个字的笔划都严谨而有力,体现了当时社会对规范书写的追求‌。其笔力宽博挺拔,下笔险峻,翻折有力,收笔果断,展现出一种挺拔峻峭的美感‌。

其次,作为东汉隶书成熟期的代表作,礼器碑的特征在于笔画线条瘦劲雄健、转折圆润、结体稳重,字势端庄、奇险洒脱,风采生动精妙,显示出隶书从初期形态向成熟期过渡的典型风格‌。其隶书风格典范,被前人誉为是“书中无上神品″‌。

在字形上,礼器碑方圆并蓄,既保持了直线和曲线的平衡,又巧妙地融入了方圆元素,使得整个作品既有刚直之处又不失柔美,展示了汉字书法的多样美感‌。同时,其结构妙严而复洗练,端丽而肃括,展现出一种端庄而典雅的美‌。

在章法布局上,礼器碑疏密有致,字与字之间、行与行之间都留有足够的空间,使得整个碑文看起来宽敞明亮,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‌。其字间距和行距设计合理,字形大小适中,排列有序,展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空间美学。同时,其笔画轻重缓急、字体大小不等,错落有致,赋予了碑文以强烈的韵律感‌。

礼器碑的笔法以瘦劲刚健、富有弹性为特点,注重提按顿挫和笔画的变化‌。

在起笔时,礼器碑多采用逆锋入纸的方式,无论是方笔还是圆笔,都力求笔画的起收圆润或方直有力。方笔的起笔常有翻笔或顿笔的动作,形成棱角分明的笔画形态,给人以铿锵有力之感;而圆笔则藏锋逆入回收,转以成圆,笔画圆润而有内含‌。

在行笔过程中,礼器碑注重中锋行笔,保持笔锋始终处于笔画的中心,使笔画细而不弱,坚挺有力。同时,笔画之间常有粗细变化,这种变化是通过提按笔法来实现的,提笔产生瘦劲,按笔则显得厚重,增加了笔画的层次感和动态美‌。

在收笔时,礼器碑的笔画或轻顿回收,或顺势提锋出尖,形成不同的收笔形态。特别是波横的收笔,常有重按后提笔出锋的动作,形成“蚕头燕尾”的隶书标志性笔画‌。

此外,礼器碑的笔法还注重笔画的开张舒展和结体的紧密,使得整个作品既严谨又富有变化,展现出东汉隶书的典型风格‌

  艺术价值

《礼器碑》的书法艺术价值极高,其笔法灵动,结体自然,章法和谐,既注重笔画的精到,又讲究整体的气韵,体现了东汉隶书的深厚功底和高超艺术造诣。这种艺术特色,使得《礼器碑》在书法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,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历代书法家都对其赞誉有加,并奉为隶书楷模‌。

至今,《礼器碑》仍然是书法爱好者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范本,其艺术魅力跨越千年时光,依然熠熠生辉‌

  作品评价

《礼器碑》后世评价极高,被誉为“汉隶第一”或“书中无上神品”‌。

明代著名学者郭宗昌在《金石史》中评价《礼器碑》为汉隶第一,称其“字画之妙,非笔非手,古雅无前,若得之神功,非由人造”‌。

清代鉴赏家如王澍、孙承泽、杨守敬等也对《礼器碑》赞誉有加,认为其无美不备,艺压众碑,变化若龙,一字一奇,是临习的最佳范本‌。

此外,《礼器碑》的笔法多变,既有古法,又有草意,既含蓄内敛又锋芒毕露,是承古法的经典之作。其气足而神定,极具动感的笔势启行楷书风,将隶书的率性、活力发挥到极致。章法上的多变,不拘一格,也是其艺术魅力所在‌。这些特点使得《礼器碑》在书法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,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
关注四艺同修,让生活更艺术!



相关信息